【资料图】
7月经济数据整体低于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走弱与PMI生产指数一致;消费的价格弹性表现明显;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拖累较大。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从行业分类来看,1-7月采矿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9.3%,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2.7%,公用事业累计同比增速4.8%,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9%。
7月社零同比增长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7月餐饮消费增速继续上行,但商品消费同比增速较6月下降0.7个百分点。随着消费场景恢复,网上消费占比有所下降。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7%,分类别看, 7月基建固投增速当月同比增长9.1%,较6月上升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7.5%,较6月下降2.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2.3%,较6月下降2.9个百分点。
1-7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36.1%,施工面积同比下降3.7%,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3.3%。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分别下降48.1%和下降43%。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较6月小幅上升,但销售面积的增速有所下降,需要关注此前部分城市强制断贷事件对后续商品房销售的持续影响。
7月经济数据普遍低于预期。7月经济数据当中仍有复苏的痕迹,包括公共事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6月上行,剔除汽车的社零增速较6月小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当月投资增速较6月继续上升。但整体来看7月经济数据是低于预期的:一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6月下降,环比表现也疲弱,二是社零同比增速较6月下滑,消费的价格弹性表露显著,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超预期。整体来看,疫情之后全国经济的反弹仅持续了一个月,这个表现明显弱于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从外需来看,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升温,并通过出口订单等方面影响国内生产预期;从内需看,工业企业去库存趋势已经确定,生产端企业更注重流动性安全;从季节性看,7月的高温天气不利于生产和投资开工。
复苏临近均衡点,稳增长和防风险是下半年的两个挑战。随着国内疫情冲击后经济复苏的动力减小,经济增长将开始面临国内外多个经济周期的挑战:国内方面,工业企业去库存周期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造成一定压力,房地产周期对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构成压力;国外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预期将对我国出口部门增速下行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在国内外经济增长周期下行压力叠加的情况下,国内稳增长需要更多的宏观政策,一方面短期内货币政策难收紧,考虑到7月MLF续作利率下调,不排除7月LPR利率也存在下调的可能,虽然7月金融数据疲弱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在宽信用方面进一步加码,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对基建的依赖度上升,关注专项债是否会提前下达明年额度。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来源为金融界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